close

烏山頭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正如所有音像透過鏡頭被紀錄下來的同時,每個停格的畫面都宣告著與某個當下的告別,紀錄,原來是為了「再會」,也是為了「再會」。

今年,烏山頭影展十八歲了,台灣紀錄片也從九零年代的百花齊放,逐漸勾勒出自己的輪廓,一種可以被公眾辨識的身份正在成型,正如一個步入成年階段的少年。南藝從音像紀錄所到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所的這段歲月不僅見證,更投身參與了台灣紀錄片成長過程中的跌跌撞撞,而在這「登大人」的重要時刻,曾經齊聚烏山頭的兒時同伴,如今各奔東西。曾經,在畢業公映後不知是抱著「再會」或是「再會」的心情離開烏山頭;而今的在學生們,則是抱著不知是「再會」還是「再會」的猶疑,往返著烏山頭,一面籌辦著影展。

第十八屆烏山頭影展的主題單元「再會烏山頭」,放映八部在烏山頭上孕育多年而生的畢業製作,以及二年級同學的五部學期製作,或許最能呈現兩種再會之間的矛盾糾葛。

學生們過去一年在烏山頭上的學期成果,還包括一年級與台南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合作的製作課作品《Ina de Tainan‧嫁到府城》,移居台南的原住民媽媽們透過紀錄片的製作與放映,在烏山頭「再會原鄉」,凝視每個遷移故事背後的鄉愁,而這份鄉愁的脈絡,又是如何牽連著性別階級族群等等社會發展的脈動。

「再會小故事」單元也呈現去年度影像敘事及製片工作坊的學習成果,四位同學在業界導演鄭文堂的指導下,一個學期產出了四部自編自製自導的劇情短片,此單元並邀請同樣出身紀錄所的學長前年編導的金穗劇情短片《畢業旅行》來一同放映,五部具有相似創作精神的小故事再會烏山頭。

「再會大崎村」的單元,邀集了多部從南藝創校至今歷屆以大崎村為拍攝主題或故事場景的影片,內容涵蓋紀錄片、劇情片以及偽紀錄片,邀集了多部從歷屆紀錄所同學以大崎為拍攝主題或故事場景的影片,企圖縱向爬梳社區歷史,更聚焦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與並產生對話,在今日的大崎里回看昔日南藝初來乍到的大崎村,鑿出一個穿越時空的相視破口,透過紀實音像的景框「再會大崎村」。

太陽花學運衍生著諸多音像的紀錄行為,包括由紀錄片工會發起群眾募資的「太陽花學運影像紀錄計畫」,建立了太陽花影像資料庫,並且製作成為紀錄片《太陽‧不遠》,而當時紀錄所許多師生也到現場放映綠色小組的三月學運歷史影像,同時也在運動中紀錄了許多影像,正在整理成影像資料庫。《太陽‧不遠》的導演帶著影片來與南藝的師生對話、交流,共同討論當運動成為影像的意義,以及影像如何作為運動的可能性,以真為本以問為根的紀實態度「再會太陽」

「再會雲南:民族誌影像工作坊」中,音像紀錄所特別邀請到來自中國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領域任課的傑出學者前來與南藝紀錄所進行交流,授課內容初分為「中國民族誌影像史」、「影視人類學在中國」、「重現的邊疆:鄉村之眼」三大主題,並將帶來珍貴的專題影片分享。

總結一句,第十八屆烏山頭影展「再會烏山頭」共有「再會大崎村x社區故事」「再會原鄉x嫁到府城」「再會小故事x敘事短片」「再會太陽x運動影像」「再會雲南x民族誌影像」「再會烏山頭x紀錄所出品」等六大專題,超過四十支不同面向的作品都將於11/17(一)~11/21(五)期間在烏山頭水庫一帶集結放映,

點我看影展場次
點我去官方臉書

arrow
arrow

    烏山頭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